第271章 官家逼西夏国主献出贤妃,荒唐啊!_北宋:我成了赵佶
初五小说网 > 北宋:我成了赵佶 > 第271章 官家逼西夏国主献出贤妃,荒唐啊!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71章 官家逼西夏国主献出贤妃,荒唐啊!

  赵吉微微一笑道:“如今,曹勉后代里,影响力最大者,莫过于被当今西夏国主李乾顺刚刚进位成贤妃的曹勉之孙女曹氏!”

  张浚听到赵官家的后,立即脸色一变。本来在此之前,张浚是被赵官家带着节奏走了一好长一段时间,他也一直赞同赵官家的观点,以其惯性思维,这一次张浚也差一点也像之前回奏赵官家那样,一直“官家圣明,微臣赞同”这种同意赵官家提议的话。

  可是聪颖过人的张浚,脑子转得很快,他在脑海里快速地回想着赵官家的前言后语,再结合他现在听到的,他突然间就感觉到了赵官家提及到了人家西夏国主那位贤淑貌美的贤妃曹氏,这实在是不太对劲啊!

  赵吉还没有等张浚完全反应过来,赵吉便从怀里掏出一封书信,硬塞进了木然站立在面前的张浚手里。

  此时,张浚浑身微微地颤抖着,恍惚之间,他已经感觉到了事情的不对。

  “啊?!”

  “这?!”

  “扑通”一声。

  本来被赵官家特赐,此时面圣不必跪拜的张浚,吓得立即跪在了赵吉的面前……

  赵吉不等张浚开口,他抢先开口,继续说道:

  “朕早已经拟好了书信,等到爱卿跟随老交郭成赴西北战场,对西夏出兵打几场大胜仗后,张爱卿出使西夏与其国主李乾顺商量议和大事,然后,张爱卿将朕这封私信,交给西夏国主李乾顺亲启阅之!”

  张浚慌忙叩首,声间颤抖地问道:

  “微臣抖胆,为国冒死,敢问官家,此信所书,是何内容?”

  赵吉微微一笑道:“因朕是张爱卿等到郭成和韩世忠对西夏用兵,打了几场大胜仗之后再出使西夏,

  故此,朕在信中要挟西夏国主李乾顺,把他新进封贤妃,即曹勉之孙女曹氏,送到朕的后宫,来服侍朕的皇后!

  也算她为其祖父赎罪了!”

  “啊?!”张浚闻听赵官家之言,自己的三观,一下子就被赵官家给震碎了!

  张浚被赵官家的话,震惊得一时说不出话来。

  震碎了三观的张浚,感觉自己的脑袋嗡嗡作响,眼前天旋地转……

  聪明如张浚这样的杰出人才,结合赵官家的前言后语,他绝对不会相信赵官家现在所言的,千里迢迢要接人家西夏国主李乾顺的贤妃曹氏来大宋京城皇宫,就是服侍赵官家您的皇后?!

  张浚心中暗道:“荒唐啊!看来心性大变后的赵官家,表面上励精图治,原来他在背地里,时时刻刻在惦记着别人国家的漂亮妃子啊!”

  张浚对历史是有局限性的。

  他的理解就是,赵官家一定是听以前出使过西夏的大宋使臣回奏出使使见闻:

  西夏国主李乾顺的妃子曹氏肤白貌美……

  这次,赵官家主张对西夏用兵,再派使臣强迫西夏出兵援辽抗金,看来赵官家的用意,一半是为公,一半却是赵官家为个人的私欲而为之啊!

  荒唐!荒唐啊!

  若赵官家这般去做,荒淫无度的程度,岂不是超过商纣王了吗?

  人家商纣王强占的,只不过是自己手下大臣的妻子,即便对手下的诸侯国用兵要挟来的苏妲己,那也是个黄花大闺女啊!

  赵官家,您倒好,要人家西夏国主李乾顺新晋封的贤妃曹氏?!!!

  这不是硬生生地把大宋和西夏国之间的仇恨,给拉得满满的了吗?

  张浚不禁在心中大呼道:“赵官家,昏君!荒唐啊!”

  不过,张浚不仅忠良,他还是一个聪明之人。

  他三年前进士及第,却被下放到地方当参军,可谓是高开低走,

  他在今年,有幸被心性大变的赵官家召回京城,担任未来极有可能步步高升甚至拜相的中书舍人;

  现在,张浚即便发现了赵官家的荒唐用意,那么他也不会死谏。

  张浚叩拜道:“微臣抖胆进谏,官家要对先前叛宋投敌曹勉之后代进行惩罚,也不应挑选其孙女,即如今的西夏国主李乾顺的贤妃曹氏下手啊!

  若如此,必然激怒西夏国主李乾顺,这对任何一个男人,皆是奇耻大辱啊!

  如此一来,微臣还怎么游说西夏国主李乾顺出兵跟随我大宋援辽抗金呢?

  微臣冒死,请官家收回成命!”

  张浚一边压着心头的愤怒,一边小心翼翼地劝说着赵官家,希望一时犯了糊涂的赵官家能够听进去他的劝谏,赶快收回强塞进他手里的这封要人家西夏国漂亮贤妃曹氏的书信。

  “唉!”赵吉看到年轻人张浚这么实大体顾大局地劝谏,他心里还有一点点欣慰的。

  看来,历史上的名臣张浚,之所以能成为一代名臣,即便是他在历史上的南宋时指挥作战不太行,但是文治方面还是不错的,张浚此人为人还算正直忠良。

  不过,赵吉叹息的是,张浚你能像朕这位穿越者那样知道未来的事情吗?

  朕没有穿越前,那可是对两宋的历史深有研究的。研究两宋历史,那就少不了要顺带着研究一下两宋的周边国家西夏、辽、金的历史。

  朕在没有穿越前读史所知:

  ‘西夏国主李乾顺的贤妃曹氏,汉族人,其祖父为西夏把关太尉曹勉。‘

  史书上记载的是:‘曹氏,曩霄,把关太尉曹勉孙也。年十四入宫,性温柔贞静,动以礼法。常侍仁安公主,主素严肃,氏身承起居,顺适其意,因劝乾顺纳之。始命为才人,至是进位贤妃。

  《西夏书事》里记载:宣和二年、夏元德二年春三月,日承气,立妃曹氏。’

  作为穿越者的赵吉,每每回想着自己没有穿越前读的这些史书中的记载,结合着他来到这个世界,发现这些已经发生过的事情,怎么都跟他掌握的历史,能一一对得上呢?

  这不禁令赵吉这位穿越非常担忧。

  以大宋汉家王朝帝王的角度,赵吉对于这八十来年一直跟大宋时战时和担扰的西夏,最担扰的就是西夏变强盛了,别说一统中华了,到了那时,西夏就会趁机侵扰大宋……

  在赵吉没有穿越前,宋、金、辽、夏四国的皇帝中,两位雄才大略,两个窝囊废物!

  雄才大略者,金国开国皇帝供以完颜阿骨打,十六岁便能铲除把持朝政军务的母后外威集团的当今人过中年的西夏皇帝李乾顺。

  不过,赵吉这位熟知两宋历史的现代人穿越者来到了这个世界,他自然不能像自己这副身体的原主宋徽宗赵佶那样,只在琴棋书画、骑射、蹴鞠等艺术和体育方面是个杰出人才,在治国理政和军事战略方面就是一个窝囊废物!

  当今,这个世界里,

  穿越者赵吉绝对不会当窝囊废物,他也绝对不会陪着辽国那个嗜好打猎的天祚帝耶律延禧一起当窝囊废物的!

  赵吉不但熟知两宋的历史,能做到未卜先知,他还掌握了一些现代火药武器方面的理论知识,大宋已经批量生产制造火药武器了。

  穿越者赵吉早就发过誓:朕定要胜过完颜阿骨打和李乾顺这两位雄才大略的帝王。

  而他知道,当今西夏国主李乾顺虽然雄才大略,把西夏治理得还可以,对大宋的几场大战,西夏国都没有吃亏,反而是迫使大宋同意议和,给西夏的岁币也增多了一些……

  但是,赵吉担忧是:能真的能给西夏带来繁荣昌盛的人,并不是当今的西夏国主李乾顺。

  赵吉担忧者,乃是李乾顺的那位现在还没有出生的儿子——李仁孝。

  李仁孝,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西夏仁宗,在位一共五十四年。

  西夏国也是在李仁孝统治时期,成为西夏最强盛的时代!

  敌人的强盛,自然会对自己的大宋国极其不利。

  赵吉知道,西夏仁宗李仁孝的生母,就是如今西夏国的贤妃曹氏!

  这也是赵吉挖空心思,想把西夏国的贤妃曹氏从李乾顺的身边弄到大宋京城,放到朕的眼皮底下看管起来。

  绝对不能让西夏国贤妃曹氏怀上李乾顺的龙种……

  幸好赵吉穿越来到这个世界,正是时候。

  通过赵吉的换算,现在是宣和三年,也就是公元1122年。

  而他没有穿越前读史知道,西夏崇宗元德六年,贤妃曹氏才为崇宗李乾顺生下她自己的第一个孩子,也是李乾顺的第二个儿李仁孝。

  李乾顺的第一个儿子,是他和下嫁来的辽国公主耶律南仙所生,名为李仁爱。

  赵吉算了一下,西夏国主李乾顺和贤妃曹氏,还要有两年的时间才能生西夏国的一代名君李仁孝,故此,他要想尽一切办法,提前不能曹氏生出西夏国的真龙天子,要提前斩断西夏国的龙脉气运!!!

  赵吉还是有一点点的小迷信的。

  他越是读书多知道的历史知识多,越是发现历史上的一个朝代若是真的有真龙天子,那么其国再危险也不会灭亡。

  就拿他最为熟悉的两宋历史为例。历史上的宋徽宗和宋钦宗二帝,面对碰上金军前后两次南下围困大宋国都东京开封城,这二帝昏招频出,终于变成了金军的俘虏,靖康之耻,堪称从古至今汉家王朝最为耻辱的历史。

  可是,正是因为大宋还有一条年轻的“真龙”康王赵构,才使大宋不至于被金军给灭,可使社稷残存,偏安江南,甚至他还把南宋发展得国富民强……

  在赵吉看来,历史上的赵构,就是一条真龙;除了他赵构之外,宋徽宗的所有皇子都在靖康之变中成了金军的俘虏,他却因为各种阴差阳错,即便是他赵构第一个被送去金军大营,却遭到了金人的怀疑如此箭法高超、英勇无畏的青年必然是大宋将门之子冒充大宋皇子来难骗俺们金人的。

  结果,赵构这条年轻的真龙,等于是入了贼窝,已经趴在了案板之上,等待金人宰杀烹饪:

  可是,金军主帅却鬼使神差地认为:你们大宋人狡猾得很,想骗俺们金人吗?送来一条‘泥鳅’,想糊弄俺们这是龙子,,俺们这么聪明的金人,岂能上了你们大宋皇帝的当?

  结果,赵构这条年轻的真龙,被金人当成了假货,给退货了……

  再之后,金军势大,铁蹄南踏,搜山检海捉赵构……

  金军费九牛二虎之力,再也捉不到赵构了。

  赵吉想到这里,同样道理,如果西夏的皇族中,生出一条像历史上的李仁孝这样一个真龙天子,

  等到朕把大宋发展强盛,可以一统中华之时,

  那么,西夏国有李仁孝这样的真龙天子存在,会不会也像历史上的赵构建立南宋那样,他李仁孝也可是偏某一地,建立一个可与大宋抗衡的夏国呢?

  赵吉感觉,这是极有可能的。

  历史上的西夏皇子李仁孝身上的幸运光环,不亚于大宋的康王赵构……

  ”《西夏书事》中记载:仁孝,曹妃所生。生时异光满室,成安公主见而爱之,请名‘仁孝’,令保母持至宫中,时抚摩不忍释。“

  赵吉知道,其实,李仁孝并非太子,也不是嫡出。

  当时西夏国的太子是李仁爱,他为李乾顺和皇后耶律南仙所出。

  可是,西夏国的太子李仁爱,因看到金灭辽国,替外公之国担扰加上得了重病,于元德七年9月病逝。

  不久耶律皇后也绝食身亡,

  如此一来,曹贤妃所生儿子的李仁孝,成了实际上的皇长子。

  即便在以后,历史上的西夏崇宗李乾顺立了宋朝降将任得敬的女儿任氏为皇后,

  可是,任皇后没有给他生出皇子,而且,李仁孝的生母曹妃的智谋和情商都很高,在后宫中很会左右逢源,把竞争对手任皇后处成了自己的干姊妹,曹氏依然受宠。

  子以母贵,李仁孝被立为西夏国太子。

  西夏崇宗大德五年六月,五十七岁的崇宗李乾顺崩,其子李仁孝继承皇位,是为西夏仁宗,皇后任氏被尊为皇太后,作为皇帝生母的曹贤妃则被尊为国母。

  西夏仁宗李仁孝在位五十四年,是西夏最为强盛时期……

  ……………………

  想到这里的赵吉,看向跪在自己面前正在劝谏的名臣张浚。

  此时,张浚正在苦口婆心地劝谏着赵官家,千万不要打西夏国主李乾顺妃子曹贤妃的主意,不然定会影响宋夏两国邦交……

  赵吉因为是一个熟知两宋历史的穿越者,他已经暗自谋划了这件事很长时间,岂能被张浚劝谏成功呢?

  赵吉对张浚道:“朕占卜推算,西夏有曹贤妃,其国运必会昌盛百年,对大宋不利。

  故此,朕才如此行事!

  具体细节,朕不愿泄露天机,尔要听之信之。”

  ‘我信个鬼啊?!’张浚心中暗道。

  跪在赵吉面前的中书舍人、拟定将要出使西夏的使臣张浚,不解地仰望赵官家,他根本不相信西夏多一个或少一个曹贤妃这样的女人,怎么就会影响到西夏国的国运呢?!

  张浚在心中还坚持着自己的看法,赵官家一定是听闻出使西夏回来的宋使说,人家西夏国的贤妃曹氏长得天生丽质,咱们这位官家又色迷心窍了,想将人家西夏国堂堂的曹贤妃搞到他的后宫里……

  想到这里,张浚壮着胆子,启奏道:“微臣冒死进谏,此举不妥啊……”

  赵吉没有等张浚哔哔完,立即沉下脸来,严厉地问道:

  “张浚,朕提拔你,是看在你乃青年俊杰,何来得像老儒般迂腐?

  能完成朕交待出使西夏使命者,非你张浚一人?!

  你若不答应,朕更换他人出使西夏便是!

  张浚,朕问你,能否出使西夏?

  能否办成朕交待之事?”

  ……………………………………

  请收藏本站:https://www.chuwu8.com。初五小说网手机版:https://m.chuwu8.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