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朕重用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中可用者_北宋:我成了赵佶
初五小说网 > 北宋:我成了赵佶 > 第201章 朕重用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中可用者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01章 朕重用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中可用者

  只因,赵鼎为官清廉正直,不喜巴结权贵,故此,他以进士及第的资历,在步入仕途后的这十四年间,却只是一个小小的七品县令。

  可是,熟知两宋历史的赵吉,绝对不会让贤良忠臣们埋没于朕的这一朝。

  当然,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赵吉所读过的史书中记载着:在南渡之后,赵鼎在仕途之路上开始崛起。

  南渡后,赵鼎升任权户部员外郎。

  建炎三年,宋高宗拜赵鼎为御史中丞,次年任签书枢密院事,不久历任建康知府、洪州知州。

  绍兴年间,赵鼎两度出任宰相,官至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

  赵鼎曾荐任岳飞、韩世忠等知名将领,有效地协助南宋朝廷组织军事力量,以抵御金军南下的侵略。

  赵鼎为相期间,推崇洛学,‘重民生约束武将,让南宋固本安邦’,以此巩固了南宋的政权,使南宋的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富足,政~治清明,赵鼎主政为相这一时期,被赞称为“小元佑”……

  赵鼎极力反对与金议和,故此,他遭到了媾和派秦桧的构陷,被迫辞去相位,先后出任绍兴府知府、泉州知州。旋即被谪居兴化军,移漳州、潮州安置,再移置吉阳军。

  绍兴十七年,赵鼎再次受到秦桧的严重陷害……

  于是,赵鼎以绝食向宋高宗赵构表明忠心,以及对秦桧所诬陷他的罪行进行抗争。

  在赵鼎临终前,他自书墓石铭:

  “身骑箕尾归天上,气作山河壮本朝……”

  赵鼎以此表达,他即便是身死以后,也不会忘记大宋朝,更不会忘记抗金救国之大业!”

  绍兴十七年八月,赵鼎因绝食数日而逝,享年六十三岁。

  宋孝宗即位后,追赠赵鼎为太傅、丰国公,谥号“忠简”。

  淳熙十五年,赵鼎配享高宗庙庭。

  赵鼎也是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赵吉还想起自己没有穿越前,所看过的《宋史》,对其记载的是:

  “鼎为南渡名相,与李纲齐名。其词‘清刚沈至,卓然名家’……”

  赵吉心中暗想:朕召解州安邑县令赵鼎回京,任代理权代户部侍郎一职以后,经过朕的观察和考核,

  如果赵鼎的为政能力,真的与史书上记载的一致,

  那么,朕提拔权户部侍郎的赵鼎,找个机会再升任他为户部尚书,这又有何难?

  只要赵鼎的从政能力实至名归,就算朕拜赵鼎为相,可能也是早晚的事了。

  这大宋实行群相制,难道还能少了与李纲齐名的南渡名相赵鼎的一个相位吗?

  此时,赵吉环视大殿中的群臣,他已经看出了群臣的面色疑惑,应该是不理解为小小的安邑县令赵鼎能被朕赏识,平步青云般地提升为权户部侍郎一职。

  不过,赵吉没有跟群臣们解释半句。

  只因朕行事,何需解释?

  赵吉又道:“原中书门下侍郎白时中,因罪被朕贬至黄州任团练副使。这中书门下侍郎之位,如今已空缺……”

  赵官家的话,还没有说完,大殿内的群臣都双眼放光,竖起耳朵,极力想听清赵官家将要宣布升任中书门下侍郎者,会是谁呢?

  群臣中除了官位高于中书门下侍郎者,都打心眼里想着,自己万一被赵官家提升为中书门下侍郎,那该有多好啊!

  群臣皆知:宋朝前期,在宫城内设置【中书门下】,作为中枢部门的首脑官署和正副宰相集体处理政事的最高权力机构,也称政事堂。中书门下的长官在北宋前期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分散宰相的事权,又增设【参知政事】,作为副宰相。

  宋神宗朝,元丰官制改革,撤销了【中书门下】,将其职权分归门下、中书、尚书三省,以尚书左、右仆射各兼门下、中书侍郎为正宰相,再设门下、中书侍郎各一人,尚书左、右丞各一人为副宰相。

  可是到了赵佶继位当皇帝后,喜欢复古的当今赵官家,又重新设置了【中书门下】,其职权依然如大宋朝前期时那般,【中书门下】是朝延的中枢部门……

  原中书门下侍郎白时中因罪被贬,这空缺下来的中书门下侍郎的位置,自然是很多大臣心中竞争的要职。

  可是,当赵吉说到‘这中书门下侍郎之位,如今空缺’时,他却话锋一转,道:

  “朕以三个月为期,考核列位爱卿。故此,从今往后,列位爱卿定要克己奉公、勤政爱民。朕自然会从中造出优秀者,继任罪臣白时中空缺下来的中书门下侍郎之位。”

  赵吉的此言一出,想升任此位的众多大臣,心潮澎湃,想着从今往后,真的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为官不作为混日子了,心中的干劲十足……

  群臣齐呼:“陛下圣明,吾皇万岁万万岁。臣等定当克己奉公、勤政爱民……”

  穿越者赵吉给群臣们画了一个大饼。

  当然,这个大饼,有德有才、忠君爱国、勤政爱民、有所作为者,是真的能得到的。

  赵吉听到群臣表了决心要好好从政当官的齐呼声,以及观群臣的表情变化,他知道自己的画饼能力还是挺强的。

  当然,主要是这中书门下侍郎一职,太具诱惑力了。

  赵吉索兴继续给大臣们画大饼,道:“朝中空缺之重要官位,暂时空缺,由其部副职者权代。等三个月之后,再行考核,取胜任者用之!”

  群臣再次双眼放光,心中立誓至少在赵官家要亲自考核的这三个月中,必须要好好的清正廉洁、在其位谋其事,做出斐然的政绩,不仅能保现有的官职,说不定得到如今励精图治的赵官家的赏识后,便可以升任高位,从此跻身高位……

  群臣信誓旦旦地再次齐呼:

  “陛下圣明,吾皇万岁万万岁。臣等定当忠君爱国、克己奉公、勤政爱民……”

  赵吉看到群臣的表现后,满意地点头微微一笑。

  其实,赵吉心中倒想把一位年轻的文官,扶上空缺下来的高位,只不过此人今年才二十三岁,还是太年轻了,不能服众……

  朕倒是可以将这位青年才俊,先召回京城,把虽然官阶不高,但是发展前景很好的中书舍人之位给他……

  中书舍人,是可以给皇帝起草大诏的文官,相当于后世重要部门的高级秘书。

  此人,便是在两年半之前,在政和八年与朕的三皇子郓王赵楷,科举同科殿试中展露头角的那位年轻人,后来,其也位列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请收藏本站:https://www.chuwu8.com。初五小说网手机版:https://m.chuwu8.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